晨光中的“城市脉搏”
黎明脚步跑团成员在晨跑
当第一缕阳光掠过崤函大地,黄河的波光与奔跑的身影交织,整座城市在“全民健身”的浪潮中欣然苏醒。全民健身,如何改变一个人、温暖一群人、焕新一座城?答案藏在清晨的露珠中、跃动的心跳里、每一段被汗水浸润的道路上。
在“健康中国”战略全面推进的背景下,全民健身不仅是个体的生活方式,更是城市文明与活力的体现。即日起,本报推出“活力金秋跃动崤函”系列报道,走进三门峡市各社区、公园与训练场,记录全民健身的温暖与力量,与您共同见证我市正在书写的新时代健康答卷。
清晨五点半,崤函大地尚在薄雾中沉睡,而三门峡市区涧河两岸已经响起整齐而轻快的脚步声。黎明脚步跑团各个分队的成员们身着亮色运动服,如一道跃动的霞光,穿梭于黄河公园、涧河南岸、庙底沟遗址公园、青龙谷公园等多处的健身步道上。这支成立9年的民间跑团,不仅用奔跑唤醒城市,更以晨跑为原点,将全民健身的热情汇流成河,一路奔向更广阔的马拉松赛场,成为“黄河明珠”三门峡一张熠熠生辉的运动名片。
近日,天还未亮,湖滨区多个小区门口已可见跑团队员集合的身影。在涧河南岸跑道,56岁的队长王红线带领队员进行热身。“跑步对我们来说,不只是锻炼,更是一种生活态度。”王红线说。据了解,该跑团目前固定成员超500人,年龄从7岁到78岁,日均晨跑参与超过800人次。
跑团的脚步并未局限于跑道。2025年世界献血者日当天,100余名队员冒雨参与无偿献血活动,50名队员成功捐献血浆20000ml;2024年国庆节期间,队员自发在高速路口设立服务点,为出行群众提供热水与应急帮助;平日里,拾金不昧、助人搬运等暖心事在该团队更是不胜枚举。此外,他们积极参与红十字会组织急救员培训,经培训考核,20余名跑团骨干获得急救员合格证书;联合社区开展“科学健身课堂”,普及运动防护知识;携手公益机构发起“旧衣捐赠跑”,将爱心物资送往偏远乡村;创新地将跑步与乡村振兴相融合,组织为田间劳作的村民拍摄运动主题照片,传递健康与快乐。
“跑步让我们成了一家人。”黎明脚步跑团三分队队长刘非激动地说。成员李英的儿子从小受到家庭运动氛围的熏陶,现在成为马拉松爱好者,还在今年完成了人生首场半程马拉松。
2024年,该团120名队员先后参与三门峡马拉松等赛事,其中27岁的刘博文以2小时38分取得前十名的优异成绩,62岁的赵卫国以4小时28分的成绩刷新个人全程马拉松最佳纪录。“奔跑教会我坚持,就像每天晨跑,看似简单,却需恒心。”赵卫国说。
在2025年三门峡市“全民健身日”活动中,该团作为特邀嘉宾领跑5公里健康跑,并策划“公益捐步数”行动,将市民的运动步数转化为向山区儿童捐赠的体育器材。
“我们的愿景是让每栋楼都有跑步小分队,每条街道都有健身宣传屋,每个公园都有活动中心。”跑团团长辛海峰表示,“未来我们希望能与政府合作推进‘智慧健身步道’建设,引入AR技术记录运动数据,并推动企业设立‘运动健康假’,让更多人动起来。”
群众性健身活动的蓬勃开展,也为高水平体育赛事落地提供了深厚土壤。据悉,2025年三门峡黄河马拉松赛将在我市举办,预计吸引来自全国各地选手参赛。该项赛事已成为展示三门峡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,也是推动全民健身迈向更高水平的关键平台。
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近年来,我市持续完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,建成一批体育公园、健身步道和社区健身中心,城区“15分钟健身圈”日益完善。同时通过社会体育指导员下乡辅导、举办社区运动会等形式,进一步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。
从自发组织的晨跑团,到组织有序的马拉松赛事;从小众的运动爱好,到全民参与的健身热潮——三门峡,正以奔跑的姿态,奔向一个更加健康、充满活力的明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