灵宝市:黄河入豫观景台 金鸡岭上起歌声
观景台上远眺黄河夕照
从古老的亚武天锣到激昂的黄河战鼓,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的人们世代传承着黄河文化,尽显坚韧不拔精神。在灵宝市豫灵镇杜家村,“金鸡岭消夏夜”系列活动正奏响乡村振兴的激昂乐章。
杜家村的“黄河战鼓”有600多年的悠久历史,远近闻名。村北的金鸡岭上,还流传着众多历史文化传说。杜家村地处豫晋陕三省交界,距离黄河“几”字形拐弯处直线距离仅5公里。三省民众口音相近、人文相通,常常欢聚于此,唱歌跳舞,共享欢乐时光。金鸡岭的塬头形似昂首的雄鸡,有“鸡鸣闻三省”的说法。周边景点众多,文化底蕴深厚,自然风光旖旎动人。
杜家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王红阳介绍,近年来,该村历经数年开发,道路和基础设施逐步完善,沿黄生态廊道也已开通。村里积极发展餐饮、民宿、游乐等配套产业,打造出一个集休闲、娱乐、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胜地。站在黄河入豫观景台上,黄河的壮丽景色与周边美景尽收眼底,吸引着三省群众纷至沓来。
该村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,依托厚重的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旅品牌,为乡村振兴赋能。经过一年多的努力,将原本长满枣刺的土塬变成了可供休闲娱乐、观赏黄河的绝妙景点,建成了16间窑洞民宿、悬空网红秋千等设施,初步形成了网红打卡地。2023年,杜家村积极争取资源,修建了1.7公里的沿黄生态廊道至观景台的连接道路,让游客驾车可直达;实施了景区周边绿化亮化工程,安装了60盏太阳能路灯,栽植各类苗木提升环境;配套建设了8座小杂水果温室大棚,开发了乡村采摘游项目。“黄河入豫第一观景台”如今已成为灵宝市“沿黄十二景”之一,于今年春节正式开放,项目二期正在建设中。
站在观景台上,向西可眺望陕西潼关古城楼和风陵渡大桥,向北能望见山西中条山,向南是巍巍秦岭,向东是悠悠函谷关,眼前是奔流不息的黄河,自然与人文景观完美交融。“金鸡岭消夏夜”系列活动的魅力正源于此。
活动启幕后,一个个接地气的节目吸引了三省游客。“百姓歌友赛”唱响了乡音乡情,“少儿才艺赛”绽放了稚嫩梦想,“百姓起舞秀”跃动了时代韵律。活动以群众为主体,设置了丰富的参与项目,“百姓歌友赛”“百姓曲艺杂技展演”等舞台节目轮番上演,“民星”们一展歌喉与才艺,现场掌声雷动。每周六晚的杜家村“黄河战鼓”非遗展演是“重头戏”,铿锵的鼓点响彻黄河,展现了黄河文化的底蕴与魅力,令游客震撼动容。“少儿才艺秀”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示舞台,“短视频PK赛”鼓励游客记录美景,线上传播热度不断升温。
今年7月13日晚,游客张先生高举手机拍摄歌赛盛况,连声称赞。此时,“金鸡岭消夏夜”迎来百姓歌友赛淘汰赛,黄河涛声与百姓歌声交响,点亮了豫西夏夜文旅新图景。自7月1日起,豫灵镇精心打造了这场为期两个月的活动,依托黄河生态景观,融合非遗展演、群众文艺等元素,成为文旅消费新热点。活动火热举办,有力地拉动了景区及周边消费。观景台的餐饮层汇集了地方特色小吃,就餐区座无虚席;民宿层的烧烤摊位前游客排起长龙,烟火气十足。网红园、悬空秋千等娱乐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。景区还优化了餐饮设施,增设了观景石桌,每周六启用专业LED大屏,增强了视听效果和宣传氛围。
金鸡岭,正奏响着“体育搭台、文旅唱戏、三省联动”的乡村振兴协奏曲。活动持续至8月30日。“金鸡岭消夏夜”系列活动是当地践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,推动文旅融合、发展夜间经济、促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。它为黄河生态景观注入了文化内涵,让非遗资源“活”起来,聚集了人气、带动了消费,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,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,展现了豫西地区独特的文化魅力与发展活力。